2.教育子女的艺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而不致误人歧途或显得无能为力。罗丝·斯坦稻皮尔女士提出了孩子所要具备的6大品质,也就是我们教子的目的。
(1)自信心。从蒙昧与幻想中走来的孩子,面对着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会感到新鲜好奇,也会感到手足无措,还会茫然、失望。这时侯,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自信心。
具有自信心也就是要充满胜利与成功的信念,勇敢地按照自己的观念、原则和世界观去行动。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相信自己,仔细发掘孩子的天赋之所在,然后加以耐心的引导,让孩子具有足以使自己在激烈的竟争中站稳脚跟的本领。
(2)热情。美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爱激生有句名言:“没有热情便无大成”。这是因为,失去热情或没有足够的热情,就会缺少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人的热情往往是脆弱的,会由于嘲笑、敏感和失败而受挫以至丧失,需要倍加爱护。
(3)同情。中国有句古话: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父亲和母亲,要培养孩子对一草一本、小猫小狗的同情心,在家庭中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气氛,让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同情的火花。
(4)尊重。它包括两个方面: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我们应该看到,生活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正是通过我们的尊重而得以保持的。不正是由于对法律缺乏尊重而导致犯罪吗?不正是由于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不予重视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吗?不正是由于忽视了质量而生产出次品吗?也不正是缺乏对真实的尊重而使谬误流传吗?由此可见,尊重是何等重要。
母亲们应该用温柔的劝导来教育孩子们懂得:不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5)幽默感。今日世界变化万端,日新月异,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初出茅庐的孩子,都要正视激烈的竞争和迅猛的变化。对于经验丰富的父母来说,也许能“临危不惧”、“左右逢源”,然而,对于孩子,便会遭遇困难、经历坎坷和受到挫折。这时候,他们最重要的就是幽默感。
遭受打击和挫折后,能不灰心丧气,淡然处之,保持愉快与诙谐,确实难得。幽默会“医治”心灰意冷,让孩子们尽快忘记不悦与烦恼,重新鼓起对生活与事业的勇气。
(6)希望。人生的道路上,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失去希望,在欧洲,70年代15至24岁的青年占死亡人数的1/3。可见具有希望是多么重要。
一个家庭,一旦为悲观、惧怕和优郁所笼罩,孩子们先天的乐观就会荡然无存。因此,父母亲应该首先抱着希望,使孩子们明白“黎明前总是最黑暗”这个道理,从而让他们争取进步,努力前进,直至胜利。
要让孩子具有以上品质,父母就需要教子有方。
第一,要激发子女的潜能,但不要期望过高。每一个人都拥有很大的潜能,根据心理学的看法,通常一个人最多只发挥了1/3的潜能。因此,千万不要因孩子的资赋不如人而颓丧,更不能因孩子的成绩很好而自满。孩子将来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事业的成败,都决定于能否发挥潜能。子女的潜能需要靠父母有效的指导和协助,才能真正显露出来。而所谓有效的指导和协助,认清并承认其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是个相当重要的原则。
但是,话又说回来,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可过高。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天下父母,都抱着“孩子,我要你将来比我强”的期望,甚至把自己这一代未能实现的目标,一厢情愿地加在子女身上,要子女为他们圆梦,忽视下一代的性格和能力等天赋,事实上是“爱之适足以害之”的。因此,对子女要有合理的期望,千万不要存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因为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但也有的父母不顾子女的爱好和能力,一味地赶潮流、希望孩子能“成龙成凤”,结果却适得相反。很多孩子从小就被迫去上这个班,那个班的,又是学钢琴,又是学画画,孩子刚开始会写字,就送他去学书法,希望他能成书法家,孩子刚会唱几首儿歌,就赶快给孩子找声乐教师,希望他能成为音乐家……有时孩子不愿意学,也要强迫他去。这些父母强迫孩子多方面发展的作法,无异于拔苗助长,只会破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感。
第二,要多鼓励、赞美孩子,少惩罚他们。
中国自古就有“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说法,虽然有人认为体罚是有必要的,但理论和事实都表明,对孩子进行体罚,尤其是滥用体罚,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们不赞成惩罚,并不是说就不管教孩子。
管教和惩罚是不同的。其目的、重点和态度都是不同的。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犯错是孩子独有的权利,不经过错误,又如何能学习到什么是正确的?明智的父母可让孩子们在错误中学习,而不随便依据成规去干预他们的行为,甚至于处罚他们。干预太多,动不动就惩罚,反而使孩子的道德反应迟钝。青年以后的各阶段,人生的成败要由个人自己负责,唯独儿童期,成败的责任大部分应由父母和环境来负,一因为儿童的意志力还没有足够的成长。切忌当众指责、惩罚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不知道什么叫面子,事实上.所有的孩子跟成人—样.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要当着众人的面责骂孩子,那就大大地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时下流行一种儿童的行为疾病,我们称之为“人来疯”。就是小孩子常在家里时乖巧异常,唯有每次客人来时总象脱缰野马,行为反常。当小孩“人来疯”时,父母亲心里一急,往往会当着客人的面,对小孩严加训诫与责罚,哪知小孩偏扭着性子就是不听话。治疗这种现象最好的方法也是要尊重小孩,私下一“叮嘱”他、“鼓励”他(不是当众指责他),一般正常的小孩会很乐意跟父母亲合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