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为人处世 >> 处世经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14

[录入:草池逸竹]
   ★★★

     第三,要注意与儿女之间的沟通。

    (1)让小孩有表达、申诉的机会,不要一味地要求他安静。小孩的本性就是活泼好动,他喜欢说话、喜欢表现,吸引大家的注意。可惜似乎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我们都希望小孩很“乖”,巴不得他不哭不吵,不叫不闹。硬要把活泼的下一代教成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因为沉默是金),要不然我们就觉得不放心,仿佛小孩没教好。其实现代社会中到处都是“竞争”、“积极表现”的生存文化,小孩若要能在社会中表现,非得要有足够的表达能力不可,而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最重要的环境与时机就是家庭中幼儿的成长时期,为人父母的千万疏忽不得。当儿童呀呀学语时我们就应鼓励他说话,更不要忘了。孩子上小学、初中高中时,当客人来访,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的表达权利、表达机会与表达技巧。
   
    在子女表达这个原则中比较困难实施的是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不要让他也有申诉的机会?答案仍然是肯定的。哪怕他犯了“滔天大罪”,而且是证据确凿,他无从推诿的情况下,在处罚之前,还是要让小孩子有机会申诉自己的理由与意见。此时就算是他的理由太离谱我们也不用太生气、小孩有申诉的权利,但是大人仍然有裁判的权利。所以当孩子犯错,大人在处罚之前,不要忘了让孩子表达,此时处罚的效果较好,而父母的心意也较能让小孩子了解与接受。

    (2)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不要老是由大人帮他决定。

    我们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吃亏,怕孩子还不会判断,所以我们帮他选择、帮他决定,这是一般父母的看法。也正因为这样,每当父母善意地为子女做一些决定时,却反而遭到子女的排斥;也成因如此,有许多人的孩子到了大学甚至要结婚时仍然需要父母帮他决定。明明是非和利害得失父母亲都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为什么子女就是不听话?如果我们了解孩子的需要(尤其是已经读初中或高中的小孩),我们会发现,他们最重视的不是利害得失,而是他有没有受尊重,他像不像个大人。所以父母亲不妨让子女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已所爱的。

    万一子女的选择明明是锗的怎么办呢?若父母亲估计后果不致太严量(如影响身心健康或导致万劫不复)的话,我们建议,不妨也让孩子去选择,同时也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他选择后种种的恶果。经过数次的选择错误而且承担了恶果时,子女们将会慢慢学习如何有更好的选择,他们也才更加了解与父母亲共同讨论或听从父母亲教训的真正意义。

    (3)注意情绪语言与理性语言之间的分析,了解子女的状况,采用适当的语言与之沟通。

    当子女放学回家时,先不要把已经准备了一天,要教训子女的话说出来。不妨先观察子女的神情,再决定到底跟他聊聊他今天的心情与感受呢?还是叫他把作上拿出来看他得优还是良。与子女聊心情与感受是情绪语言,与他谈成绩则是理性语言。亲子沟通最大的障碍经常在于这两种沟通的混淆不清或是时机应用不当。当子女情绪不稳的时候,不妨跟他聊聊一些感性的话题,千万不要以课本的内容来教导他。当8岁的孩子一本正经地谈到将来要娶什么样的太太时,千万不要当作笑话嘲弄他,而是跟他一块来讨论好太太的基本条件是哪些。这种沟通的技巧,一言以蔽之就是:先看再说,看什么样的状况才决定说什么样的话。也就是情绪语言与理性语言的辨识与运用。

    (4)多鼓励孩子,多发掘孩子的长处。

    这个原则大家经常都在谈,问题是应用时不是很容易,尤其是当父母亲满肚子火,而子女也没有什么值得鼓励的地方时,为人父母者必须以鼓励的方式与小孩沟通实在有点困难。但是,事实上管教、批评、甚至于拿着棍子打,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均有重要的功能。问题是怎么做比较能让小孩健康成长而且与父母保持较佳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若要训斥小孩,先说出小孩优点后,我们再训斥小孩比较容易接受。鼓励经常是使子女改正缺点的最佳方法。

    不一定只有子女有优点时才能鼓励。子女设有优点时父母也可以找出他的“特点”来夸奖。例如对于一个成绩上老是最后一名的小孩,我们不是嘲弄他,而是跟他说:“孩子,爸爸实在很感动周为你虽然考最后一名,仍然有勇气每天准时上学。”我们会发现这个孩子虽然成绩老是落后,但是他与父母亲之间的关系永远是在绝佳的状况。受到鼓励的小孩必然会有更多的良好表现来得到父母的欣赏与认同。

    (5)父母亲对子女的态度与意见应当一致。

    对孩子最大的打击不是责骂而是使他茫然无所从。当父母亲对他各有不同的要求与意见时,孩子便会产生混淆、茫然,长此以往,则会使孩子畏缩、愤怒,甚至于错乱。当父母亲对他有共同的态度时,他才知道是非的标准,进而知道何去何从。这种父母亲的一致性也可以涵盖父母亲是否相爱。我们发现,有关对子女沟通的技巧不管如何精巧干练,若是父母亲两人不能相爱,子女还是不能健康地成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父母亲之间的相爱与对子女的一致性。

    (6)抽出时间与子女相处。为何两代之间会有代沟?产生代沟的主要原因不是两代之间看法互异角度不同,而是两代之间缺少时间去沟通。若是仔细分析有严重代沟存在的家庭,我们会发现他们亲子之间并不一定有很大的差距,或是个性不同的因素,而是长年累月没有沟通,虽然他们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我们极力呼吁,父母每天应该与子女有亲密的沟通。时间或许不必很长,但沟通的内容应不只限于行为规范、戌绩的考核,或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而应该是谈心情、谈感受、谈电影、谈人生、谈未来。什么时候开始与子女有较深人的沟通呢?答案是从孩子出生之时,沟通就应开始。花时间与小孩玩(虽然玩得没有什么深度)习惯性地与孩子聊天(虽然谈得没什么内容),我们会发现,这才是解决代沟最好的方法。否则,当孩子长大时,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不了解他,不认识他,难怪有那么多的冲突。

    第四,要尊重子女的个性。

    尊重个性与发展个性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原则和国式管教孩子不可一味使用权威。每个孩子都有其个别差异,当孩子在生活上或学业上有自己的主张时,父母先耍表示尊重孩子的判断与选择,然后再和颜悦色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忌用自己的权威来压制孩子,不但不能影响孩子的想法、做法,反而使孩子变得拒绝告诉你任何事情。

    父母要依照孩子的个性、兴趣、天赋及特有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导孩子,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较,因为那会造成错觉和迷失,使孩子失去可贵的自我肯定态度。尊重孩子并非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是依照孩子的个别需要和条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教导,当父母亲不能给予孩子自尊和自重时,孩子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去从别处获得满足,那时就很难挽回了。尊重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安全感,有助于人格的健全发展。

    最后,父母要和子女一起成长。父母亲的角色,应随着子女的成长而适时调整。当孩子小时,父母是施与者、保护者、关爱者、供应者,在态度上自然也形成支配者、控制者、权威者。当孩子逐渐进入儿童、少年、青年时期,父母的支配、权威模式受到挑战和冲击。即使在同一阶段,当孩子需要抚慰创伤时,父母是慈母的角色;当孩子需要劝戒鼓励时,父母是严父的角色;当孩子需要帮助时,父母是孩子的朋友;当父母严肃质询时,父母似法官,当父母谆谆教导时,父母是孩子的师长。

    因此,当父母的要能和孩子一起体验成长中的酸甜苦辣。父母好比是园丁,孩子好比是花草树木,园丁必须有爱心、耐心、信心,才能把花木栽得很好。孩子的才智每天在增进成长,而当今社会环境的变迁又日新月异,为人父母必须不断学习和以往做父母所不同的态度及技巧,现代父母必须调整自己的观念与行为,不断地自我成长。跟子女一起成长,而且使子女充分成长的父母,方是成功的父母。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15
 下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13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