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为人处世 >> 处世经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第三章 企业中如何处世 3-11

[录入:草池逸竹]
   ★★★

1932年5月5日,松下电器举办了他们的第一次创业纪念日。就在这次纪念集会上,松下对168名员工讲述了松下电器的使命。因此后来就把这称作“知命”(知道、了解自己的使命)。这次集会和松下的讲话,对以后松下电器的发展,尤其是精神指导方面,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就是这次集会,使松下依靠员工的理念豁然贯通,明确起来。后来,松下在其《工作.生活.梦》中写道:

    “如此一来,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从前若对员工有什么要求,都会因为‘又要麻烦他们’而有所顾忌。可是基于这个使命,就能毫不客气地要求大家合作,指导的精神全然改观!”

    在松下的经营管理中,不轻易解雇员工,不因企业经营的困境裁员,虽说企业的负担暂时加重,松下认为却能由此培养出热爱企业、和企业一体的员工,这种收获是些小损失所不能比拟的。

    在企业经营领域,这样的做法一般被认为是自然和理所当然的,企业员工剩余裁员,经营困难即裁员。并且,“减量经营”,即裁减多余人员,维持适当规模,被认为是正确的经营之道。而松下却不轻易解雇员工。

    在松下公司的历史上,有过一次大裁员,这次裁员把150O0名员工裁减到3500人。这次裁员确确实实做了,但在公司却是出于无奈。1950年,战败的日本政府指斥松下为财阀,限制其发展,无法发展的公司只好做出裁员的决定。后来,松下谈起此事,感慨无限,他说这是自己最悲恸的事情。在松下公司此前的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公司事业不振而被解雇的。即使在战败初期的那些年,松下也没有因为经营的不景气而解雇过人。

    1950年的大裁员之前,松下公司也曾面临过一次即将大裁员的局面c那是19四年,美国的经济恐慌波及世界各地,日本也不例外。一时间,裁员、减薪、缩小经营规模,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当时的松下公司,刚刚在大阪福冈区设立了工厂不久,有了些规模气象。但在不景气的世界形势下,产品不断地制造出来了,却无法卖出去,仓库积压成堆。针对这种情况,干部们拟定额了“生产减半,员工减半”的企划案,报请松下批示。当时的松下身体欠佳,却要病榻上毅然做出了决定,一个员工电不解雇。

    松下的决策,虽然加重了公司的负担,却换来了员工的感动。虽说生产减半,员工们只上半天班;却没有一个员工休息。大家全力以赴推销库存产品,不到两个月就把仓库里堆积如山的产品销售得一千二净,工厂也恢复了全天的运转,企业的难关度过了。经营者虽然不必是一个持轮回报应观念的人,但好的意愿和效果,总会导致一些好的做法。松下尊重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这里还要说“减量经营”的经营之道。初看起来,这和松下的不解雇政策是格格不人的,而实际上却可相辅相成。减量,不一定要等。到冗员随处可见的时候。在雇用人员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如果雇用时就处理好了,当然也就不存在问题。而松下的不解雇,从正常的经营状况和末来的发展来看,也是无员可解的。世人难得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的识见,不赞成员工少的时候,就把他们捧上天,员工剩余的时候,就把他们扫地出门。松下认为,不加以严格训练,骄纵要不得,随意解雇要不得,“因一时的挫折就把员工解雇,这在经营的信念上无疑是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如此,员工和世人对经营者和企业的信任心、经营能力都会产生疑问,甚至造成恐慌。在这种问题上栽了跟斗,要扭转形象,就颇为不易了。松下感到,员工时刻都盯着老板,不仅平时,紧要关头更是如此。面临不景气、危机,老板能够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员工们会表现得更为积极、勇敢。经营者应成为部属和员工的主心骨。

    虽说劳资关系可能是永恒的矛盾,但双方并非永远敌对。这种矛盾又一致的关系。使员工每时每刻都盯着老板。

    当然,员工不是永远用一种眼神盯着老板的。有时,他们可能是用怀疑、敌对的眼神盯着老板、这时候的双方,有着边界清晰的阵营,不可超越。有时,员工是用观察、挑剔的眼光盯着老板的,他们要以自己的观察来评判老板的品质、才能等等。有时,员工是用关切信赖的眼光盯着老板的,这往往是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紧要关头。也许,员工在紧要关头射向老板的眼光最为殷切。此时,老板无形中被推到了舞台上的聚光灯下,他的一举一动、一步颦一笑都受到热情的关注。此时的老板,最是老板,他的一句话,可能鼓起大家的士气,扭转颓局,也可以使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这时,优秀的经营者首先应该一肩承担全部责任,即不怨天,也不忧人,有客观原因也不去找;同时要有登高振臂而呼的气慨和必胜信念。虽然这些只不过是精神的力量,而这种精神力量可以鼓舞起全体员工的精神力量,进而化为物质力量,冲破不景气,创造新天地。

    松下就是这样的老板。当20年代末的不景气影响到松下电器时,在周围纷纷裁员减薪浪潮中,松下既不裁员也不减薪,却毅然减产,这种负责的态度和宏伟的气概感染了员工,形成一支促销大军,不久就实现了销空库存、全员生产的局面。松下说,经营者应该像战场上的指挥官一样,临危不惧,信念坚定。”经营者必须有‘我一定要克服这个困难,而且一定能克服,的信念,否则很难克服困难。”

    “具体来说,即便是因为不景气而无事可做,经营者也必须设法避免员工士气低落。此时一定要说‘如果没有工作,明天就停工一天,大家利用这一天来锻炼身体’,或者说‘即使停工也不能荒废手艺,大家还是认真练习一下’,用这些积极的话来鼓舞员工的土气,让大家满怀希望。如果在这种时候,经营者茫然不知所措或惊慌失措,而跟员工说‘糟了’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那可真就糟了。”

    松下幸之助自己是一个自主的、坦诚直率的人,因此他也希望自己的员工同样有自主性,同样坦诚、直率,从而在公司形成一种自由豁达的风气。在松下的倡寻下,松下公司形成了自主自由的传统。

    松下电器的传统是句括许多方面的,首先是不唯命是从。当然,这是相对的,因为松下公司对自己员工必须遵守公司经营理念的要求,近乎苛刻。在这一点上,松下先生是丝毫也不让步的。但在此基础上,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判断力作出反应,而不是采取消极的、但求无过的态度。松下说:“员工不应该因为上级命令了,或希望大家如何做,就盲目附和,唯命是从。”他认为,下属或员工完全这佯做了,就会使公司的经营失去弹性。

    其次,松下允许员工当面发表不平和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有一位候补员工就向松下发表过不满。那时的松下电器员工分一、二、三等和候补四级。这位候补员工迟迟未获升迁,就直截了当地对松下说:“我已经在公司服务很久,自认为对公司有了足够的贡献,早己具备了做三等员工的资格。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接到升级令。是不是我的努力还不够?如果真是如此,我倒愿意多接受一些指导。但其实,恐怕是公司忘了我的升级了吧?”松下对此很重视,责成人事部门查处,原来还真是漏办了升级手续。接着,除了立即发布升级令外,松下明确表示,他很赞赏这种坦白的请求。松下鼓励大家把不满表达出来,而不是闷在心里,那样只能增加自己的内心痛苦,对公司也是不会有多少好处的。

    再次,松下要求部属和员工如实坦白地报告外界对于公司的不满。尽管这些事情听起来是会让经营者伤心的,但松下还是如此要求。据传,有一次一个员工被批发商狠狠骂了一顿,说松下的电器质量不过关,“不如去开烤白薯店,别再制造电器了”。员工如实地向松下报告了。接着,松下就亲自拜访了这位批发商,表示歉意。批发商因为一时的怒气而发了一通牢骚,不想引得社长亲自拜访,很不好意思。自此以后,松下公司与这家批发商的关系密切多了。

    最后,松下不限制员工越级意见或建议。他认为那种逐级申诉的成规是不必遵行的,即使普通员工,也可以向他高高在上的社长反映问题,表述主张。由此,他提醒那些居于领导地位的干部,要有这种心理准备,并显示欢迎的姿态和支持的行动。

    无论何种自由举措,全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说到底也是为了员工和社会的福祉。松下说,公司既然是大家的经营体,就应该由大家来维护。只有毫不保留地建议,才能获得人和,而提案,充分的、来自不同方面的提案.正是事业成功的途径。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第三章 企业中如何处世 3-12
 下一篇文章: 第三章 企业中如何处世 3-10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