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市场的繁荣,一大批商人、企业家迅速崛起。目前,企业家感到“生意难做,钱难赚了”,这表明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规范了。企业家仅靠胆量。机遇已行不通了。他们要想获得更大发展就要重塑自己的形象。
多年的大浪淘沙,证明在审场上真正能站稳脚跟的不是靠短时期坑蒙拐骗的商人,而是注重信誊、有胆有识、视消费著为“上帝”的企业家。在茫茫商海中,就要认认真真掌握与各方相处的奥妙,方能获得成功。
一、大树下面好乘凉
1.争取得到支持
企业家必须重视并善于处理企业同政府的关系,取得政府的支持。
国家的政府机构具有领导和组织经济的职能。随着经济发展的日趋复杂,就要求加强经济活动的组织性,协调彼此独立的生产经营者的活动,避免其盲目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对企业的管理是政府对整个经济实行统一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结构,不论哪种企业,都必须在政府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和政府之间存在不可分离的关系。政府不仅是社会经济的最高管理者和调节者,国家还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政府对企业管理的范围和深度,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和信任都有甚于资本主义国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人,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者与经营者。虽然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会发生变化,但是,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却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广汉涤纶厂是一家国营中型企业;在全国同类型的工厂有100多家,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该厂又地处四川内陆,主要用户多集中在江、浙沪、闽等地,市场的遥远增加了该厂的发展难度。
为了使厂子可以存活下去并发展,企业争取到政府的扶助:为涤纶厂收集和提供信息,协助工厂调整生产计划,积极帮助工厂寻找合作伙伴,帮助工厂解决资金问题。
在政府的帮助下和厂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广汉涤纶厂取得了显著的实效。不仅没有在激烈的竞争中垮下来,反而占有了广大的市场,获得了发展。
可见,企业的兴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不重视政府关系是不行的。在商海中,凡成大业者没有不重视政府关系的。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和巨大的利益。
建立良好的企业与政府关系,应采取主动与合作的态度,取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一方面可以主动的向政府汇报情况,让政府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的消除和弱化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摩擦与矛盾。这样,可以获得政府的理解与支持。
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解雇了,却被陷入危机中的克莱斯勒公司聘为总裁。就在他走马上任的当天,克莱斯勒公司宣布了第三季度亏损近1.6亿美元,创有史以来最高纪录。
艾柯卡采取的应急措施之一就是紧紧团结经销商,让他们开展游说议员活动,力争得到政府的支持。
经销商一般联系面都很广,他们云集华盛顿,找自己熟悉的议员游说,阐明公司破产将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更主要的是讲清公司的实力与前途。这一细微的论证,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到了国会表决时,众参议院都以多数票同意通过拯救克莱斯勒公司的方案。
克莱斯勒公司起死回生了。这是艾柯卡夫人采取主动出击,积极与政府联系和建立关系,使公司东山再起。
林绍良,早年曾在印尼当花生油推销员。40年代中期,印尼独立战争期间,林绍良多次为印尼驻军送军火、药材,解决了当地驻军的困难,获得“多方面帮助印尼共和国”的赞誉,也因此与包括苏哈托在内的一批印尼军政领导人结下了友谊。
1966年,随着苏哈托的上台,林绍良很自然地凭借这种旧谊,得到了政府对自己的大力支持。当林绍良成立波戈沙里有限公司时,公司的创业资本仅有1亿盾,而印尼国家银行却给了他28亿盾的贷款。苏哈托总统还亲自主持了这家公司的第一座面粉加工厂的落成典礼。
林绍良就这样凭借着同印尼政府,直至最高当权者的良好的私人关系,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林绍良,在受到印尼政府的如此优待时,更感到有义务为国家的经济振兴出力。
印尼是个条件优越的农业国,但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的政策的压榨,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要拿出大量外汇进口粮食,成为国家经济的一大负担。1969年,林绍良向政府建议,在国内自行加工面粉。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把全国213的面粉生产专利权交给林绍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林绍良实现了国内面粉自给的目标,为国家节约了一大笔外汇。
一个具有远见的企业与企业管理者,深刻地认识到政府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所以,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一个企业一旦与政府之间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企业就可以充分利用政府的优势,来为自己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