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代人不同的心理特征。年轻人都有理想和抱负,懂憬美好的未来,思维内容广泛,反应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适应新环境能力强,爱独立思考,富有开创精神。他们创新意识强,心灵手巧,敢于打破陈规陋习。但他们很容易偏激,处理问题不够沉着冷静。老一辈人经历的事情多,老成持重,性格成熟,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经验和教训。他们看问题更深刻、透彻一些,但有时由于受传统观念、封建意识的束缚,容易保守,思想固执,因循守旧等。还有一部分老人家庭权威思想较重,有的还比较偏执、独断,要求子女无条件地绝对服从,青年人会因此而不满。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代沟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现代化国家工业化与社会化伴随而来的产物。尤其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两代间的差距,显得特别敏感。
对于代沟的正确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代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代表着一种进步,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应是排斥,而应该是欢迎。假如你的子女和你的意见不一样,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有变成独立个体的需要,只要那种独立是有理由的,只要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应该帮助他建立自我。
子女现在和你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表示他永远和你的意见不一样,父母的职责,并不是阻止他的尝试,而是注意他,让他不要出了问题。
父母与子女之间想法的不同,并不是我们人为地去否定它,不理会它,这种差异就会消失了。存在差异是必然的,置之不理并不能解决问题。当子女与自己的意见不同时,我们只要把它当作是认知的不同,并不妨害两代人之间的深厚的感情。
我们采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进行良好的沟通。沟通是减少差距或误解的唯一方法。沟通仿佛在两代人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是我走过去顺从你的意思,也不是你走过来顺从我的意愿。我们应该在桥的中央会面。
应该说,代沟的存在对于两代人的交往,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新的一代总要强过老的一代,只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但是老年人的丰富阅历又是一笔财富。如果各执己见,互不相让,不仅难以取长补短,更不利于家人之间的感情沟通。
但是,子女们与老年父母之间的这条“代沟”由来已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全填平,要想做到两全其美,实属不易,看来只有相互谦让点了,为此一个能为双方接受的代际交往的和谐之策便是:求同存异。
美国著名的特纳公司的老板特德·特纳是美国最有钱的人之一,他为人宽厚,头脑敏捷,是美国新闻界和娱乐界的焦点人物。然而如此成功的一个人当被问及最大的憾事是什么时,他却难过地回答:“没能做一个像样的儿子。”
老特纳当年是一个相当有知名度的广告商,他与儿子在早年便有许多思想上的隔阂,在许多方面都难以达成一致。知情人说,这父子俩只要单独在一起超过十分钟,便定会争吵得不可开交,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让谁。每次都搞得不欢而散。那时,年轻气盛的特德·特纳总认为,有个性的人必须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即便是亲生父亲也不例外。直到后来有一次父子俩为是否卖出一部分名下产业而彻底意见对立,正在人们观望这对父子俩到底是谁会占上风的时候,老特纳却突然引弹自尽了,虽说死因并非完全与此事有关,但至少也是因素之一。特德·特纳为此深受刺激,后悔不迭,他深信,如果自己不是那么激烈地与父亲争论,以至伤了他的自尊,而是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一放,慢慢用事实说眼他,也许父亲就不会死,自己能与对手求同存异,却为什么不能与父亲这样做?
求同存异对于促使代际关系的和谐确实是一个上策,它不仅可以保存青年人自以为“是”的一些优点,也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对双方有利的地方。求同存异的基础是理解,是相互之间情感和心理的沟通。在代际交往中,理解更多的是要求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能做到将心比心。例如,青年一代有充沛的精力,好竞争,求创新,喜独立,不愿受人支配,给人一种“豪放不羁”的印象,对此,老年父母很不理解,觉得青年人太狂了。而老年人稳重,深思熟虑、清心寡欲、顽固、保守,对此青年一代也很不理解,觉得老年人太老了,似“朽木”一般。这样理解上的偏差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双方的态度和交往行为,影响交往的深度和质量。如果双方都能做一次角色换位,扮演一下对方的角色,体验一下对方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看法,做出利于交往的行为来。
求同存异还要求双方有时能做到“忍痛割爱”,舍弃有碍代际交往的心理和行为,实际这是一种“丢卒保车”之举,虽丢弃了自己的一点东西,却求得了双方的和谐。求同存异的另一个要求是双方要能主动寻觅“共同请言”,达到求同的目的。有些青年人或老年人很重视和对方的双向沟通,互通有无,例如老年父母经历多,见识广,社会经验多,这些可以通过与青年的交流,传播给他们。而青年人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也拥有一些颇具现代化特色的知识、技能,例如电脑的使用,就可以由青年教授给老年人。特别是当前的“信息爆炸”或“组织爆炸”,对每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和智能结构都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己有的知识无法满足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青年人与老年人应当携起手来,走向同一个结合点一学习新的技能,掌握新的知识,更新知识体系,完善智能结构。这样,两代人在时代变革的潮流中,差升缩小了,冲突消失了,代际交往和谐了。
代际交往的矛盾和冲突无法避免,但也不会令我们束手无策,如果青年儿女和老年父母都能做到求同存异,做到理解对方,并能在实践中主动协调代际关系,讲究代际交往的艺术,不仅旧的矛盾可以解决,而且新的冲突也不会出现,至少冲突不剧烈。从而利于家庭关系的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