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为人处世 >> 处世经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4

[录入:草池逸竹]
   ★★★

二、从“孝”出发,让长辈开心

    1.孝顺有新意

    孝是自觉地将人类天生的一点敬爱父母的心,也就是一点仁心仁性,加以保存、培养、发展,以使人成人成贤成圣的道德原理。具体一点说来,孝就是使父母宽心喜乐,使父母免忧愁,少担心。为人子女的,好好地爱惜自己的身体,经营自己的事业,照顾自己的家庭,就是尽了孝道。

    我们要尽孝,处理好子子女对父母的关系,首先得胆白的一个问题就是孝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那么身为人子,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才算是尽了孝道呢?我们究竟该怎样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使我们的家庭更趋于和睦呢?《亲恩歌》中唱道:“要知亲恩,只看自己怎样养儿育女;要求子顺,必先自己做到孝顺爹娘。”

    我们对待我们的父母,不仅要爱他们,而更多的是去尊敬他们。这一点,我们不但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良好的意愿和道德规范,而且要提高到互相对内心世界的真切理解上来认识。只有互相理解,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

    为了处理现代家庭的关系,我们还得就新孝道作一些必要的说明。其实,归结起来,也不外乎三条原则,即合情、合理与合法。合情,即子女行孝应以爱心为本,以感情为重,并应设身处地尽力为父母着想,在对父母表达关怀之情时,应采取其乐于接受的方式。

    合理就是子女行孝应适当运用理性,考虑事实,顾全事理,而不冲动短见,为近误远,以小害大。行孝应量力而行,不宜过度,走人极端,尤不可因行孝而自残自虐自贬,否则即成愚孝。

    据报道,南方某地,有人在外经商赚了大钱,衣锦还乡之后,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尽自己的孝道,在父母还在世时就为其假设灵堂,大作道场,挥金如土,只为博得一个“孝子”的名声。这种做法,只能说是愚味行为,搞封建迷信,实不可取。

    合法是子女行孝应不违反现行法律,不可因图孝父母,而有犯法之行。父母如要子女做不法的事,子女应好言相劝,不可以孝害国。

    同时还要列出一些具体的原则:

    子女要善待双亲,且要同等看待,不可厚此薄彼;

    多与父母交谈,以了解其看法、想法及感受;

    尽力敬爱父母,不以言辞或行为侮慢父母;

    尽力使父母心愉快,少意父母生气;帮助父母从事并完成善举,不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应诚心诚意,不因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而表面做作与应付;

    言行尽量使父母引以为荣,不使父母因子女言行而抬不起头来;

    尽力使父母信任与放心,而不使父母为子女的行为担心;

    保持自己身心健康,以免父母优虑挂念;

    以同情的态度来了解父母的时代与生活背景,不可以贸然视为落伍;

    父母如有过错,子女应以委婉的态度耐心相劝;

    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如需照料,子女应尽力予以安排,勿使有所匮乏;

    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妥为照顾,尽力设法医治;

    父母丧亡,子女应予以妥善安葬。

    综合以上观点,须注意“养亲”,“悦亲”,“念亲”三点。

    第一,养亲。养亲是子女最基本的拳行,也是子女的天职。当今奉养父母的方式,有轮流奉养、固定奉养。轮流奉养是已婚子女依次奉养父母,由长于起,轮到幼子,周而复始,时间长短,以均等为原则。固定奉养是诸子分家后,父母固定在某子家居住,其他儿女按月付给一定的生活费。或父母保留财产,以其收益付给担任固定奉养的儿女,或某儿女自动单独负全部奉养费,其他儿女自动给父母亲零用钱,或各儿女负责奉养父母中的一位。也有父母亲与未婚子女同住,或父母亲自己单独居住的。不论采取哪一种方式,都要依照实际需要,父母的意愿及年龄、健康情况而定。

    一个人是否孝顺,是以他是否具有孝梯之心而言,如果具有至诚的孝心,表现在行为上,虽然不一定是锦衣玉食的奉养,也是足以感化人心,值得称道。

    第二,悦亲。悦亲就是使父母亲高兴,不使父母亲忧虑、恐惧、发怒。悦亲是养亲的第一要诀。使父母长生欢喜心,可以增进父母的健.康,这是寿亲之道。在父母亲面前,万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无论我们的环境道顺,得意或失意,总应该克制感情,父母所爱要爱之,父母所敬要敬之。

    其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教之始也”。又“父母唯其疾之忧”,为人子女的,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使父母亲忧伤;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要循规蹈矩,安分守己,不作奸犯科,违法乱纪,要积极用功敬业,争取好的成就,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大展宏图,福国利民,以显扬父母。

    万不可忤逆,冲突,也不可顾其心意,为非作歹,而陷父母于不义。而夫妻相爱,兄弟和睦,使家庭和顺,也是悦亲之道。

    第三,念亲。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祀。祭之以礼”。当父母亲丧亡时,子女应御哀妥善安葬,按时祭拜。

    我们中国人讲孝道,所以对祖宗十分崇敬,完全是基于一份慎终追远、感恩图报的心理,是非常理住性。我国古今家庭伦理的特色全在于此。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5
 下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3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