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为人处世 >> 处世经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8

[录入:草池逸竹]
   ★★★

我们怎样做一个好媳妇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孝敬婆婆,要重视婆婆的存在及价值地位。要进退恭谨,不搬弄是非。不要向丈夫私下抱怨、挑拨。要和叔姑和睦相处,与夫家融为一体。培养与婆婆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要服从,要忍让。关心婆婆的健康,知其性格、兴趣、生活方式,不可强求婆婆改变多年的习惯。如婆婆过度溺爱袒护孙子,应婉言劝说,不可恶言顶撞,伤及全家感增。安分守己,勤劳节俭,对家事多征求婆婆的意见。

    经济利益不要追求公平,也不可斤斤计较。如经济大权在你手中,则别忘了每个月给婆婆零花钱。不要老是为自己添衣服,也要给婆婆打扮打扮,须知有穿着体面的婆婆,是媳妇的光荣。偶尔可让家人试试新口味,但不要让全家的口味都适合你。

    家务事要斟酌着办,不可全不做。也不可全做而让婆婆负担太重或感觉无用武之地,要尊重经验丰富的婆婆。

    对婆婆要保持应有的礼貌,适时地赞美婆婆,关心婆婆,并愉快地接受婆婆善意的帮助。少提娘家的事,特别是与娘家金钱方面少往来。

    夫妇最好不要在公婆前亲热,尤其寡居婆婆,常会触景生情,产生妒意,因而无端厌恶媳妇。勿当着公婆的面,和丈夫发生争执。婆媳关系的融洽需要双方的努力,儿媳固然应该真心诚意地孝顺婆婆,赢得婆婆的称心,但婆婆也要疼爱儿媳,掌握待媳之道,赢得儿媳的欢心。这样,婆慈媳孝,亲亲热热,情同母女。

    6.如何看待婆婆的吝啬和偏心

    常常听到一些过了门的媳妇议论婆婆“太小气”,“太抠门”。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婆婆的吝啬?

    吝啬主要是表现在对钱财问题的处理上。媳妇认为婆婆吝啬,大多是因为婆婆给自己的少,或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对于婆婆给自己的少,应该作两种分析。第一,要看婆婆是否仅仅对你一个人这样。如果她不只是对你,而且对别人也是如此,那就不应该想得太多,相反应该体谅和理解老人。当婆婆的多数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饱尝过困苦生活的辛酸,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养成一种勤俭持家的习惯,“宁可今日省,以防他日无”。我们这代青年人大都生长在新社会,没有受过那种苦日子的煎熬,体会不到无米下锅的心情。有些年轻人往往大手大脚,却很少考虑积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非但不能说婆婆吝啬,相反从婆婆的这种“吝啬”中,还可以学到一些东酉呢。第二,如果婆婆在经济上对别人非常慷慨,唯独对你非常刻薄,那就应该认真地查找自身的原因了。婆媳关系是很复杂、很微妙的,一些矛盾很可能是长期形成的。作为年轻人,首先应该查找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地方得罪了老人家。婆婆的这种“吝啬”,正是说明婆媳之间在感情上出现了裂痕。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积极想办法,主动改善同婆婆之间的紧张关系,从感情上解决根本问题。

    婆婆和媳妇毕竟是两代人,两代人之间在思想、心理、兴趣等方面是存在一些差异的。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虽然有一些矛盾,但去只要善于处理,这些矛盾也是不难解决的,特别是在所谓“吝啬”的问题上更是如此。

    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正确对待消费的问题上,不仅是年轻人,而且老年人也都跟上了形势。在50年代、60年代连买一双尼龙袜子都舍不得的老一代人,如今不也是在高兴地购买全自动洗衣机、彩色电视机吗?

    由于一些做婆婆的长时间在家里做家务,对外边的事情知道得很少,思想也比较狭隘,“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棉衣十几年的情况已成习惯。这时,媳妇就有责任,也应该多向婆婆讲讲当前的形势,使她多懂一些道理。同时,也应该常领婆婆出去逛逛街,走走商店,或去邻居家看看新添置的用品,开开眼界,讲一讲这些物品的作用。这些无疑会对老人有帮助的。

    青年人自己则应该量人为出,有计划地安排家庭支出,不要存依赖老人的思想。婆婆看见这些,狭隘的思想就会逐渐得到转变。此外,还可以动员丈夫做工作,以使婆婆的思想转变更快些。

    婆婆的偏心,一般都是媳妇在日常生活中体察出来的。往往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婆婆对她女儿的特殊的感情;一是婆婆对家庭中的某个成员所给予的特殊照顾。

    有这样一件事:一对青年男女办理了登记手续,正高高兴兴地收拾新房准备结婚,就因为男方母亲一时的疑心,差点儿使这门亲事告吹。原来,女方在男方家里布置新房,当她走后,男方母亲突然发现自己的一双皮鞋不见了,此间除了自己的女儿来过一趟外,没有其他人来过,于是便一口咬定是媳妇穿走了。女方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发誓再也不到男方家去了,从此关系中断。直到后来知道皮鞋是自己女儿穿走了,这位母亲才后悔不迭,登门赔礼道歉,使事情得以挽回。

    这场小误会告诉我们,对女儿和对媳妇的确是有一个亲疏的问题,为什么母亲丝毫不怀疑女儿,却一口咬定是媳妇穿走了皮鞋呢?这正是偏心所致。

    另外,母亲对孩子的感情略有不同,偏袒某一子女的情况也是有的,只不过不像对女儿和媳妇那样明显罢了。这有时也会使媳妇感到婆婆有亲有疏。

    那么,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婆婆的这种偏心呢?这也是一个当好媳妇的关键住问题。

    我们应该承认母女之间的这种特殊的、真挚的感情是人之常情,理解做母亲的心情,没有必要去议论和指责婆婆的某些做法。

    在理解这种感情的同时,应该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在婆媳之间建立一种真正的母女关系。当然,母女之间存在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长期培育和形成的母女之情,难以用寻常的尺度来衡量,要求婆媳之间一下子达到母女那样的感情深度,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双方都抱积极的态度,特别是作媳妇的主动地把婆婆当成自己的母亲,婆媳亲如母女是可以达到的。

    其次,要尊重母女之间的感情,经常考虑如何增进彼此之间的往来。因为媳妇进门之后,母亲和女儿都会视之为“外来人”,母女之间往往会因此而感到种种不方便,有时甚至说话也会背着媳妇。这就需要媳妇心胸宽阔,不要斤斤计较。同时,还应该提醒婆婆多关心女儿,尤其是在她困难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多给予帮助,使婆婆感到媳妇不是“外来人”,而是自己的“家里人”。长此以往,就会在婆媳之间形成一种亲如母女的关系,婆婆也就会把媳妇当成自己的亲女儿,这时所谓的“偏心”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了。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9
 下一篇文章: 第五章 如何与亲人、邻里相处 5-7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