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要注意朋友的自尊。
一个人如果损失了金钱,那还不会怎么样,一旦自尊受到了伤害,问题可大了。因为金钱没了,还可以赚回来,心灵受了伤害,就不是那么容易弥补的,也许你并无伤友之意,但住往因为一句话二件事伤害了别人,甚至可能为自己树起一个敌人。
中山是战国时代的小国,一次,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正巧羊羹不够,无法让全场的人都喝到。司马子或因没喝到羊变而怀恨在心,他跑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楚是强国,中山被攻破。国君外逃时,发现有两个人拿着武器一路保护他,他问这两个人来于什么,二人答:“我父亲因您赐他一盘食物而免于饿死,他去世前叮嘱,要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报效您。”中山君听罢,感叹说:“给的东西不在乎多少,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深浅,在于你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一杯羊羹亡了国,却因一盘食物得到两位勇士。”
所以,朋友的自尊伤不得。现在的人,越来越强调个性,好胜心极强,常常把事做“绝”。证明自己的正确或胜利才罢手,这就会伤了朋友感情。在一些小事上,你大可让比朋友“赢”上一把,高兴一次,照顾照顾友人的自尊,这也是一个获得多方面好感的机会。重视友人的自尊心,必须先抑制自己的好胜心。
一位先生在闲暇时找朋友联络联络感情,两人对奔。一上手,他就对朋友咄咄逼人,搞得朋友面前不顾后,十分紧张。而且,他故意露了一个破绽,朋友发现,立即进攻,不想他使出杀着,还得意地说“你死定了”。朋友脸上表情木讷。此后,这位先生再去找朋友,人家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再不肯与他下棋,他却始终不明白为什么。
本来是一场轻松、愉快的友谊赛,却搞得紧张不堪,赢了棋,却失去了朋友。可见要交朋友,就要宽心待人,必须抑制自己的好胜心。
5.以人情维系友谊
我们讲对朋友要真诚相待,但毕竟达到莫逆之交,或可以深交的朋友还是少数,大部分的朋友不可能深交,与他们之间的情谊是要用人情来维系的。如果同他们之间没有人情往来,友谊就会淡漠,甚至消失。
因此,如何交友就有一个如何做人情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人情是中国人维系群体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但你要是以为好心都有好报,做完了人情必能换来交情,就末免太书生气了。比如说,做保人,也是天大的人情。但是,你为朋友两肋插刀,具保开释,而“友”潜逃,或是,你做出担保后,公司倒闭,当保人的你,可就倒霉了。
当然,做人情做出祸事来的,只是极少数,但人情白做了,弄得双方都不愉快的事,随时可以发生。
甲欠了乙的人情,后来找个机会还了。在甲看来,已两清,但乙则很可能认为并不等值,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心理不平衡。而甲有可能认为自己得少还得多,应视为又一次的人情交往。这样,甲、乙就可能结怨,甚至结仇。
所以,人情要做,但事前要权衡利弊,有害自己的尽可能的不要做,有弊的少做。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做足,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得充分。
两个朋友,一个求另外一个办点事,另外一个说:“没问题。”隔几天,他给你一个半零不落的结果,你口头上虽不能说什么,但心里肯定说;“这哥儿们,做就做完,做一半还不如不做,帮倒忙。”
做人怕只做一半,叫帮倒忙,越帮越忙,非但如此,还会影响被信任度,说话不算数的朋友谁都不愿沾着。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讨好。
既然答应了人家就要做,且不能做得勉勉强强。事成了,朋友高兴,但勉强的态度又会让他在感情上受伤害。
比如说你买了一本好书,朋友来借,你先说:“借书啊,我刚买的,我还没看完呢,给你看罢。”
其实前面的废话又何必呢?最后的结果是借给人家了,你不说也是借,说了还是借,与其说些废话还不如痛痛快快借给他,书总是你的嘛,还回来你可以尽看一辈子。
所以,人情要做足,好人要做到底。
人情要做足,要举重若轻,而不能拈轻怕重。
举重若轻,并非叫你像武侠小说里的一样,为了朋友,可以倾家荡产,可以慷慨赴死,一派轻松的样子,那是为了“侠义”,而这里的举重若轻是为了人情。
朋友之间常诸有这样的应答:“哎呀,可太谢谢你了。”“咱哥们,谁跟谁啊,没事。”
这其实就是举重若轻,朋友找你办的事,若他能办了,也不会来找你了,所以,你办成了,你就要学乖点,不能以此自夸。应轻松点,不放在心上,会让朋友更加器重和感激你。
一个朋友去找你,让你给他的一个“关系户”找份工作,你答应了,利用职权或人情之便,给对方找到了工作,并且你平时还要给对方以小小的关心、照顾。朋友面前,你是不应说什么的,你要淡然处之。你用不着担心他会不知道,自有人告诉他。
举重若轻,你还要自己送“货”上门,把人情送给正需要你的朋友,没准,你会让他万分感动,涕泪滂沱。
举重若轻,你就要想友之所想,急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的出现对他来说,就仿佛暗夜里的一道光芒,让他难以忘却。
举重若轻,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还的时候,要还足,甚至还多。你的人情大于他的,他就得记着新的人情,朋友之间的帐,永远也算不清,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这种算不清的帐,无疑成了与朋友之间联系的一种纽带。
就仿佛朋友拜访你带了份礼品,那么你就要待价而沽,改天回访时要带一份份量比朋友的重的礼品。这样来来往往,朋友之间的联系才会越来越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