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给朋友面子
维护朋友形象是你和朋友都应该做到的,这种方式犹如给你们的亲密关系罩上一层保护膜,让友情在那里滋润成长。
令朋友在公共场合难堪,会让你后悔终生,友情破裂。《绅士》杂志1976年4月号曾记叙下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英国人为了做好一笔生意,事先订下了一个自认为绝妙的计策,那就是一个人先出面谈价钱,订得价格要高出几倍,谈到进入缰局以后,另一人再出面调停,并指责第一个人的贪婪和无知,借机获取良好的顾客印象,然后做成买卖。事情正像他们估计的一样发展,谈判很快地进入了僵局,谈判人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向第一个人说:“不,先生,您的开价让我难以置信,如果您不是开玩笑的话。”第二个英国人马上出场了,他大声指责他的同伴蠢笨无知,还不如乡下的一头驴子,只知道贪婪地张着没有牙齿的嘴。他的大声喊叫引来了周围许多人的注意,这时他的同伴忘记了在演戏,愤怒地站起来给了他一拳,并说:“你难道不知道我以后还要在这里陪着小姐喝酒吗?”聪明的谈判人看出了端倪。计策宣告失败。
文章评论说:“朋友的形象是你们共同的旗帜,不论关系多么亲密,请你不要砍伐它。”
而现实生活中,牢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以密友相称的人为了证明一切,把当众指责、揭露看作一种证明的手段,往往导致友人的不满。
莉莉和朋友一次去酒吧,正巧遇到了以前的几个好友,她们是在迈阿密认识的,真是有缘,在纽约她们又见面了。谈话的时侯,她们把目光转向了莉莉的朋友辛迪,莉莉高声喊着:“这家伙是个女鬼,吸毒是个能手,却是性冷淡者。”同伴们哈哈大笑,莉莉还拿了一把香蕉放在了辛迪的头上,引得周围的人一起起哄。辛迪愤怒地把香蕉摔在了地上,掏出了莉莉的车钥匙放在了桌子上,疾步离开了酒吧,临走时转头对莉莉说;“我永远也不愿意见到你这个不尊重我的家伙。”
亲密的友谊,不应该是粗鲁的、庸俗的。在理解和赞扬声中,友谊会不断成长。
8·莫送重礼。
你可见过山间泉水,潺潺流动叮咚作响,有节制有理智的交往,才是涓涓细水源源流长。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害怕朋友送礼时的笑脸,尤其是重礼,因为那将意味着同情或者是深厚友情的暗示。如果礼物带给朋友的是自卑、压抑或无法回报的沉重,那么友谊是否可以采取“君子之交谈如水”的态度呢!
旁人看来李星达实属幸运,在一系列的打击中,他得到了好友衡源坚实地支持,使他得以走出“灾祸”的沼泽。
李星达的生活在惊涛骇浪之后,逐渐平静下来,这位坚强的汉子凭借自己的劳动让生活出现了曙光。但他心里的沉重一点也没有减轻,好友衡源为自己付出得太多,简直让他无法回报。
严重不平衡的交往仍在维持,衡源主张李星达夫妇搬进自己的旧居,一是住房面积大,二是临街又处于闹市可以做点买卖。李星达知道那处房,衡源是前两天才退掉的,心里不想去,但盛情难却,李星达还是在好友的坚持下搬进了那间房。
之后,衡源还是常常来访,出手相当阔绰,李星达一再声明自己的生活可以维持,表面和心里都不愿意接受。
每逢衡源来访,星达心中犹如针刺一样痛,他甚至害怕看到那些钱和物,自卑感折磨着他。
直到有一天,星达开始躲避衡源,友谊成了星达的包袱。
朋友之间物质上的交往一定要把握准“度”,茶浓则苦,应如溪水清而淡之。
9.该拒绝。别迟疑。
诚然,帮助朋友是重要的。尤其是主动地和心甘情愿地帮助需要你的朋友。但是,如果你是被某种心理上的压力所迫,对一切都点头答应,实际上是在屈服于另一种性质的某些动机,例如需要得到别人接受或赞扬,害怕给朋友带来不快和麻烦,希望别人对你感恩,有朝一日得到报答,等等。
看到邻居离去,我心中并非没有歉意。我对她说的“以后常来玩儿”,也是发自内心的。但当我收到她的来信,得知她打算带着孩子和狗一起到我家住两三个星期时,一时感到十今为难。直说了吧,平时我们喜欢陪伴的朋友,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愿意成是生活在一起的人。可是,我怎么能对朋友说“不”呢?所以,我就虚伪地复信说,很高兴见到他们。为什么不能坦率地对她讲,我很愿意招待他们几天,但住三个星期又实在太长呢?毫无疑问,和很多人一样,我害怕说“不”字。当我不想答应别人求我的事情时,我又不能毫无愧意地拒绝人家。
其实,拒绝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负责任的表现。懂得自重,就应该学会说“不”。在什么场合呢?先谈以下几种:
(l)当所期待的帮助是欠考虑和不合适的时候。假如一个女友想请你开车送她到130公里外,以便赶上夜里去巴黎的飞机,那么她肯定有其他交通手段可以选用,你完全有权利认为这一要求欠考虑,可以拒绝。相反,如果她是接到紧急通知奔赴病危母亲的床前,那么,你一定要主动提出送她直接到医院。
(2)当有人想干扰歪曲你的某种信念时。你永远不要认为有义务为他人说谎,比如,一个朋友为了离婚,希望得到你对其有利的作证时。不想违心地办事,就要敢于说“不”。
(3)当有的朋友提出让你代替他完成某种义务时。比如,对朋友父母的关心,应该是他应尽的义务,你不能代替。
(4)当你仔细地权衡利弊后认为需要表明某种态度时。住很遥远的父母希望你带着全家到他们那里去过春节,而你的朋友希望你留下帮他谈成一笔可以赚大钱的买卖,可以拒绝,也谈不上自私。
也许你会说:拒绝,可以。但怎样拒绝呢?以下有几个建议:
(l)立即答复,不要使对方抱有不能实现的希望。要打消为避免直接拒绝而寻找脱身之计的念头。请不要说,“我再想想看”,或“我看看到时侯行不行”等等。明确地告诉对方:“实在抱歉,这是不行的。”
(2)不耍以为每次都有必要说明理由。在很多时侯,你的拒绝会比提出的要求更明确有力,这一点尤为有效。比如,朋友在家庭生活中节外生枝,让你帮助监视他的妻子。你就可以说:“不,如果你连妻子都不信任,你还会有朋友吗?”
(3)努力以一种平静、庄重的方式讲话给你,希望帮忙去对付另一个人,你就可以说:“我担心对方也在找朋友,不如由我负责你的后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