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为人处世 >> 处世经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第四章 如何与朋友相处 4-22

[录入:草池逸竹]
   ★★★

1O.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少人交友是为求心灵的沟通。人除了物质,还有意识,吃饱喝足、就要想事、而这些事,一个人“独吞”是很难受的,必须找人来交流。无论你的情感隐私,还是遭遇,憋在心里,时间久了,便如鳃在喉,不吐不快。

    君子之交,是为了心灵的沟通。它最不具有功和利的目的性。而它对中国人影响之深也让人感叹。在一个特别重视交际、讲究关系的民族中,是不该以“不善交际”为美德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君子之交,因为它强调的是“淡、简、文”,甚至“木讷内”。

    君子之交淡如水,是庄子的名言。与《中庸》上的“君子之道,淡而不厌”,是一个道理。君子的交友之道,如淡淡的流水,长流不息,源渊流长。今人将交友比作花香。说“友谊就像花香,越谈就越持久”,与古人有异曲同功之妙。

    在中国,中庸之道是一种至高的做人法则,掌握了这种方法,便会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交友也讲中庸,除了“淡而不厌”外,还要“简而文”,“温而理”,简略但是文雅,温和且合情理。

    交朋友,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让朋友围绕着你的爱好转,让一个世界都是你的色彩,也不能自我感觉良好,取笑朋友的爱好、兴趣。“和而不同”,尊重自己,尊重朋友,你不必跟在朋友的后面,亦步亦趋,也不必强迫人意,使人同己。客观、冷静、明智,才不会举措失当。

    君子之交,是一种心灵、精神的沟通,要崇尚自然,不是刻意地为交友而交友。

    君子之交,就要去除功利的目的。保持一种淡的感觉,而非首若饴的滋味。

    11.不要过于苛责朋友

    精明善察,是一个人的优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拥有精锐的洞察力,能了解世事百态,面子人情,甚至能尽快地、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是一种财富,怎么利用它,主要在于洞察百态之后的反应。假如能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友方法,那么这笔财富算是用在点上;倘若过于苛责朋友,挑鼻子挑眼,发现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对,那么再好的洞察力都交不到好友。

    《莱根谭》上说:“人有顽固,要善化为海,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对于别人的顽固的行为,应善加开导,而不是忿而疾之,试想,两块顽石相撞,怎么会撞出友情?

    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友。人们住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暗于自己,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朋友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小人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的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朋友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朋友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朋友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人那人的耳朵中,室中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都不得安宁。这就因小失大。

    不发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揭发朋友的隐私,是没有修养的行为。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东西,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秘密,不仅庸俗,而且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朋友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朋友与朋友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愿与体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朋友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么你一定要学会珍借这份友情,对于朋友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那,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

    不念人旧恶,就是说不要对朋友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人际间的矛盾,总会因时因地而转移,事过境迁,总把思路故在过去的恩怨上并不是明智之举。记仇的朋友是可怕的,他不一定会在什么时候,记起你对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定在什么时候,他会给你一下,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与朋友交往,学会忘记,忘记在一起的不快和口角之争,下次见面还是好朋友。

    还有,就是对于朋友生活、工作中的习惯,给予尊重。如果说,在朋友做人中所出现失误,你尚可以埋怨一二,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个人习惯,你再挑三捡回就不是可原谅的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与你相同,尊重朋友的习惯是最起码的要求。一人可以至察,但至察后要有更多的“徒”,而不是无“徒”,孔子弟子三千,不尽相同,孔能因材施教,就是至家的结果。

    《莱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待好法独行之操。”

    一块堆满腐草和粪便的土地,才能长出许多茂盛的植物,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常常不会有鱼是来繁殖。君子应该有容忍世俗的气度,以及宽恕他人的雅量,绝对不可自命清高,不与任何人来往而陷于孤独。

    人往往缺乏容忍朋友的缺点的雅量,其实世间并无绝对的直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以交朋友须有清浊并容的思想,一个人若想创造一番事业,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能容天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必须有牙量容人的胸襟。

    12.留一步,让三分

    “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同。朋友相处常常就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当我们面对这些矛盾时,不可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因为胜的同时,一份友情也就消失了。《莱根谭》上说:“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的一种手法。”

    留一步,让三分,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住活中,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下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与”就是“得”。

    为人处世,遇事都要有退让一步的态度才算高明,让一步就等于为日后的进一步打下基础。给朋友方便,实际上是日后给自己留下方便。

    交朋友,就像在跳交谊舞,有进有退,有退有进。有时,退一步路更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去登一座有名的山,往往会直奔主峰,一是有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二是听说峰上有日出,有佛光,有云海,十分迷人。所以对沿途的景色不屑一顾,等到了峰顶,大已气喘如牛,满头大汗,结果没见到日出,也没见佛光,偶见云海,又觉得不过如此,扫兴而归。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要将目标定在顶峰,而是走到哪算哪,不慌不忙,一路走去,从容赏景,会觉得处处美不胜收,还会有意外的发现与惊喜。

    交朋友也同样。古进与刘文是同窗好友,他俩学成后,同分在一个单位工作,有一个经营推销的位子空下来,两人只能去一个。谁都知道,这是个肥缺。但古进还是主动让与了刘文,自己去文教科作职员。闲下来,他写了几篇爬格子的文章。报着试试看的态度投到报社,居然发表。以后,他坚持写,以致小有名气,成为单位的“一支笔”。

    这一种方式,不刻意追求反而有所得,追求得太迫切、太热拗反而只能徒增烦恼。以退为进,这种曲线的生存方式,有时比直线的生存方式更有成效。古进的自我筹划。就让他找到更广阔的天空。朋友间要退让一步,退一步会发现,活动空间是宽阔的,行为会有多种的选择。

    让三分还在于,同朋友分享利益,也就是“味让三分”。

    王总工程师,因一项专利发明,而获利20余万元,他除了请领导、同事的客之外,还与妻子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拜访了许多的朋友。他对朋友们说,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帮助、关照,让朋友也高兴高兴。

    当你的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必要时,牺牲一些自己利益。假如王总得益独享,一毛不拔,本身他的好运已让朋友心有所想,甚至不平衡,如此一来,更会引起朋友的疏远和看不起。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用心琢磨一下便会明白,锋芒不可太露,出头的椽子往往先烂。

    退让三分,必须在一个“忍”字上下功夫,学会忍耐朋友的小缺点,小错误,甚至忍耐朋友的不公和无礼。

    一帮朋友在一起吃饭,一朋友将一碗热汤弄翻,洒了旁边一位朋友一身,他连忙道歉,说不小心,岂知旁边的朋友没容他说完,便对他说:“烫到你了吗?”

    这一句颇关心友人的反问,其实更胜过他说没关系。那只是一种容忍,而这句反问则让他由被动地忍转为主动的关心。倘若,你被弄了一身汤,你只是皱皱眉头,尽管一个小动作,给朋友的感觉也会不对劲,他也会道歉,也知道他的失误,但你的这个动作,会让他吃到不对的味道,且不说你埋怨他几句。

    假如一个朋友误解了你,当时他正在气头上,那么你最好不要去辩解,即使他口不择掺言,你也要学会原谅他。事后,当他知道真象时,他自然会对此表示歉意。活在世上,本来事情就千头万绪,又何必再为一些小事徒增烦恼呢?有些事,最终会让朋友明白你是无过的,那么,你最好跳出三界之外,忍一时风平浪静。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第四章 如何与朋友相处 4-23
 下一篇文章: 第四章 如何与朋友相处 4-21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