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协兴堂主办 今天是:
协 和 紫 荆 书 香 远   兴 盛 丹 桂 世 泽 长
协兴在线|协兴堂|草池逸竹
 您现在的位置: 协兴在线 >> 诗词联茶 >> 对联对偶 >> 正文     协兴在线(www.ccyz.com)新改版,版本V8.01,开通时间2011年1月19日,同时关闭7.01版本,7.01版本所有的网友文章均完整保存,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网站给我留言,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深表歉意,敬请一如既往支持协兴堂。 协兴堂V7.01版本 开通时间:2002年9月20日 访问总数:87946441人次 最高在线:956人同时在线 发生时间:2003-4-6 15:22:20 会员总数:共有14983位会员 帖子总数:29608680 篇 最高日发贴:6563 篇        
New Page 2
    欢迎光临

对联格律技巧对仗浅谈(二)

[录入:草池逸竹]
   ★★★

对联,对仗其实就是诗词的对偶,汉语之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对偶,早如诗经<小雅>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主要注意的就是出句与对句的平仄对立,出句与对句的字不能重复,一般对联的首字是可平可仄的,除了以上说的,对联讲究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那就可以称为工对了。

  因为对联及对仗体现了语文的多方面,所以我们先从对偶说起,关于对仗主要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出句与对句的要求是同一句型,称为正格,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主语是名词前加动词定语,动词是单音词,宾语是名词前加专定名词,而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字面相同,而不是要求句型相同,这在许多对联中也可以看到,如"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山石细"等于"细山石",而对句却是海波平,而不是平的海波。

  "工对"就是同类的词相对,古人将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天文,地理,时令,器用,人伦,形体,等等,有些词在语言上的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相对,以及反义词的相对,亦可称为工对。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对草木,属于地理对植物,但属于句中自对而两句相对,所以称为工对。我们这里要注意的是,<文心雕龙>"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同义词相对,试工而反拙,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就叫<合掌>为诗家大忌,所以要依据句型与句意相对。

  宽对就是为了不破坏句子的思想内容,利用邻近的的事类相对,如天文对地理,颜色对方位,甚至可以半对半不对,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遥怜对未解,在对联中比较特殊的就是借对,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以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利用寻常来对七十,甚至可以借声音,多见于颜色,如借皇为黄,借清为青。一般来说,对联是平行的两句话,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一句话分两句来对,这就是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通过对联我们可以分别虚实字及应用,分别平仄声,加强知识面和用典故,我们可以通过对"孙行者胡适之"这个对联,增加了解,明白我国传统的博大精深。胡对孙,取猢狲之意,。行对适,都是进退动词,者对之都是虚字,既有借对,又有流水对,联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孙子行着走,到那里去呢?"所以对联及诗歌的对仗,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有极大的自由,对仗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内容,而不是损害思想内容,过于的讲究工整,就成了纤细,大工反拙。

  对联的基本句式是从骈文和律诗移植过来的,因此一开始就有优美的声律结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取舍、融合和优化,对联已经有了不同于诗词曲赋骈文的句式和结构,形成了独立的文体。本文用二元序列表示对联结构,“0”为平,“1”为仄,用“,”断句,用“/”区分上下联。

  对联的基本句式,四言和六言来自骈文,五言和七言来自律诗。骈文多采用四言和六言,故宋人称为“四六”,但其中也杂用五言或七言。同样是五言或七言,骈文的节奏与律诗不同。这一点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七言联,其节奏1010100/0110011,相当于骈文的六言句式001100/110011加了一字,“与”和“共”相当于虚字,因此不应该用七言律诗句式0011100/1100011来衡量。王勃名句的节奏与南齐王俭《灵丘竹赋》“翠叶与飞云争采/贞柯与层冰竞鲜”(见李调元《赋话》)的节奏1110011/0010010相同而青出于蓝。将两者对照分析,骈文句式的特点一目了然。

  纪晓岚所说的最古春联,蜀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梁章钜《楹联丛话》),上联平仄是00101,在律诗中,“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见王力《诗词格律》),因此不是对联句式。实际上,孟昶用的是骈文句式,其节奏00101/01100,相当于四言句式0011/1100加了一字,“纳”和“号”相当于虚字。“昶为太子时曾自题策勋府桃符‘天垂余庆/地接长春’”(见《中国对联大辞典》),说明该联是从四言句式变化而来的,作为骈文句式,对仗工丽。如果不了解早期对联的这种情况,用五言律诗句式00011/11100来衡量,认为“余”字违律,显然是极大的误解。

  《楹联丛话》中摘录《朱子全集》所载联语,有些句式明显来源于四六。例如,松溪县明伦堂联“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其中允许相同虚字相对。这是对联移植骈文句式的明证。不过,相同虚字相对现象已被淘汰。

  唐代律诗的声律和对仗已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因此,五言联和七言联普遍采用律诗句式而不用骈文句式。在长联中,五言、七言骈文句式并未完全消失,但正在被律诗句式取代,或改用一字领或三字领加四言句式。

/狩魔提供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转载自互联网,仅供学习与交流,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站不负责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上一篇文章: 对联格律技巧对仗浅谈(三)
 下一篇文章: 对联格律技巧对仗浅谈(一)
分享到 
发表看法
协兴在线

版权所有 © 2002-2011 协兴堂 

版本:协兴堂 V8.01 制作美化:草池逸竹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闽ICP备0502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