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与脾气古怪的老人相处
常听一些年轻人议论,他们经常与自己的父母产生矛盾,说父母越老脾气越古怪了。怎样与脾气古怪的老人相处确实很伤脑筋。其实,这主要是不了解父母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原因,一旦摸清了老人的心理和生活上的要求,相处就不会难了。老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依存需求。退休以后时间闲暇,希望找人聚聚,聊聊天,从子女那听点消息,丰富一下自己的生活。
二是自尊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老人不服老,但又有点怕老,逐渐变得多愁和敏感起来担心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否能得到社会和子女应有的肯定和尊重。这时他们的自尊心比其他年龄的人,也他们自己的过去更强烈。
三是求助需求。刚进入老年期,健康状况尚好,他们可以承担不少家务,子女当然也十分高兴。但是,随着老人生理逐渐老化,老人的求助需求增加了,渐渐对子女的要求多起来。
四是文娱需求。老人的文娱需求也有别于年轻人。如爱看京剧或听戏曲,对流行歌曲有的不愿意接受等。
作为晚辈且莫责备老人性格“怪”,漠视老人合理的心理需求。对老人应在人格上多尊重,在精神上多安慰,在生活上多照顾。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经常主动与老人交谈,多谈些老人关心的事情,节假日外出游玩,尽量邀请老人一起去,对老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应向老人解释,取得老人的谅解。
(2)教育子女尊敬老人,遇到老人心绪不佳时,要忍耐,切忌顶撞,与老人意见发生冲突,一时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时,可暂时转换话题,等老人心情好时,再以婉转的方式商量解决。
(3)无论老人经济状况和持家能力是否变化,有关家庭的大事都要主动征求者人的意见,应经常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如有不适,及时陪同者人就诊,对老人帮助自己照料小孩,操持家务,应经常用各种方式(特别是用语言)表示感谢。
(4)逢年过节或遇老人生日,要特意为老人做些爱吃的东西,买些礼物,这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快乐。
做到这些,老人自然会快乐无比,你也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也不会觉得老人古怪了。
4.对待爱唠叨的老人
许多年轻人结婚成家后都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他们仿佛一下子挣脱了喋喋不休、唠唠叨叨的羁绊,再也不愿面受父母对自己的挑长问短,有些做儿女的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儿女和父母分开过,也许能暂时地解决一下问题,可这终究是要在父母心中产生一种振动和不平衡感的,到底该如何与爱唠叨、罗嗦的老人相处呢?这也是一些家庭不容回避的问题。
诚然,作为老年人,有一部分可能愿意与儿女分开过,觉得人少清静,也少生用气,他们不愿再为儿女去劳心劳力,只图晚年过得自由、祥和。针对这些情况,儿女婚后搬出去也倒是件好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不想儿女离开自己去单独过,他们渴望身边有人照顾,渴望家庭永久地完整与自我家长尊严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害怕寂寞,希望享受天伦之乐。这也是大多数老年人的共同心态,他们一方面由于对儿女或晚辈的一些做法与习惯看不惯,另一方面由于年老后体力脑力下降而带来的心理失衡,使他们遇事爱唠叨,爱把一些在晚辈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挂在嘴边,又常常对儿女的做法感到不合自己心意,于是也往往因此而抱怨不休。他们希望儿女们能倾听并给以重视,可许多的年轻人都对此无能为力,不知所措,所以好多人采取回避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儿女的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分析,对长辈的唠叨做出应有的反应,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为儿女所需要,自己的话不再为儿女们记取。
第一,从心理上做晚辈的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唠叨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父母上了年纪,已不像年轻时候那样聪敏能干、粮力充沛了,所以自己自然也爱在嘴上唠叨,是出于对现实的反抗,也是自己内心失落感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不愿承认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渲泄方式。其次是他们人老了后,生活的圈子变小了,也容易受到社会和人们的淡漠和遗忘,同时,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烦恼与压抑也不时向他们袭来,这时,他们想再重新获得社会、家庭、子女的关注和理解,想在家庭这个避风港中舒展自己疲惫的身心,于是,就多说话。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年轻人首先应该从老人的切身利益出发,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不愿意接受年老和被社会与儿女冷落的现实,以晚辈的乐观、开朗为他们的心窗射进一束阳光,去关心他们的喜怒哀乐,多尊重他们,多倾听他们的意见,这样老年人们会重新发现自己的价值,也会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所以作为儿女不但不能因为父母唠叨而置之不理,更不能与老人针锋相对地去刺激他们。我们应该看到,唠叨也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一方面这其中也不乏上辈人的经验之谈,另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序上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一吐为快”就是这个道理。什么事在心理积郁多了,难免要伤身体,对上了年纪的人更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给老人一个抒发感慨、发泄不平的机会,这样比憋在心里好,让他们在唠叨中卸去身上的重荷,抛弃囿于其身的各种旧观念的束缚。
第二,老人唠叨,又不让自己搬出去的时候,绝对不可以硬碰硬擅自搬出去,那样只能给老人以更大的刺激,使他们觉得仿佛是被儿女彻底地抛弃和冷漠。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陪老人一块去回忆回忆过去那些精采、难忘的生活片断,让他们讲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看看,也可以帮助老人了解当今的时尚。潮流以及不同层次老人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一下其他老年人的心态,也可以多结交新老朋友,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让他们的精力与兴趣转移到更能发挥他们潜能的地方,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得,看到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年轻人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孝心去对待老人,同时将心比心,想想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付出的心血和辛苦,作为儿女是无论如何不能嫌弃父母的。唠叨也罢,都不应该成为两代人心灵沟通与交融的障碍,我们应该以爱去回报爱,让爱唠叨的老人在真心的理解和儿女一往情深的关心中去调整自我,在夕阳暮年中寻求一份安谧与淡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