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每年期待的我省高考最优作文(也有称为“满分作文”),今年可能没法全部欣赏到了。因为,今年高考优分作文总体质量不尽如人意。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消息称,今年我省高考作文评卷已于昨日结束,满分70分的作文,约18%的考生作文成绩不及格(42分以下),40分-49分的考生占67.75%,60分以上的仅占0.4%(65分以上的有14篇,其中一篇据悉出自厦门一中学生之手)。而今年全省参加普通高考(含高职单招)的考生有26708人。
参与评卷的一位权威专家透露,今年很多作文文不对题,即便是14篇65分以上的“一类卷”中,从严格意义上看,也有部分不符合议论文体的要求。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今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我省高考作文首次强调“议论文或记叙文”,对文体的要求更加明确,但是因为题意太模糊,导致很多考生无从写起。这或许是今年高考作文评卷很难评出最优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他说,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存在导向上的缺陷——过于强调学生写作要贴近生活,而贴近生活的结果就是鼓励写记叙文,导致长期以来中学的议论文教学有许多薄弱环节。近年来第一线老师普遍反映,高中学生不会写议论文,缺乏思想,内容苍白,多数沉溺于华丽文采之中。根本原因就在于误以为情感是唯一的价值,而不知使之上升为理智,达到情理交融才是更高的层次。
他说,不可否认,在当前中学生中,有部分驾驭文字的能力是一流的,但是,华丽词藻掩盖不住苍白贫弱的思想。近两年来,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作文应该强调议论文体,以免这种委靡浮华的文风泛滥,对青少年的智性创造力造成损害。
这样的题目更适合写抒情散文
今年命题强调议论文的倾向,一方面针对现状,另一方面也是与国际接轨,命题从以抒情为主向议论文体过渡,顺应着历史潮流。当然,这才刚刚开始。不足为奇的是,许多命题者并不自觉。暴露出许多矛盾,就是有坚定文体自觉的福建省,也未能免俗。
命题仅有抒情侧面,暴露了命题者自身的局限
福建省的原题是袁隆平的一段话:
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8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议论文,但是,规范的议论文凤毛麟角。这当然与平时缺乏议论文的训练有关,而根本的原因还在命题。题干中袁隆平的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在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因而身体健康;第二部分,怀着美好的梦想。
好身体和梦想是同质的,都是诗意的,袁隆平的胸怀把野外作业的艰辛,反复失败的痛苦,用抒情的话语,升华为诗的想像,而梦想则更提高了审美的层次。
前些年,高考命题的对立统一模式之所以普及,就是因为提供了具体分析的基础。可是这个命题却仅仅是抒情一个侧面。一般学生很难把袁隆平的艰苦奋斗、历尽风险还原出来,进行理性的分析。从写作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题目更适合写抒情散文,而命题实际上强调的是议论文体。题目内容与形式要求的矛盾,暴露了命题者自身的局限。显然,命题者并不真正明确,同样的素材,追求抒情诗意时,所遵循的逻辑可以是片面的,如出污泥而不染,可以尽情抒发诗意,而作议论文却要揭示潜在的矛盾。
另:昨日从教育部门获悉,我省高考作文评卷19日结束,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高考作文首次要求考生写作时明确文体,而且今年高考作文不再评优卷,也就是说,读者今年可能无法欣赏到最优作文。
往年,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结束后,阅卷组会评选出10篇左右的高考优秀作文,俗称“优卷”,提供给阅卷老师带回,供此后教学研究。不过,今年高考语文阅卷组不再进行此类评选。
据了解,2004年以来我省高考语文作文一直允许“文体自选”,本意是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扩大写作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事实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它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淡化乃至虚化文体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写不好最基础的议论文和记叙文的越来越多,“非驴非马”四不像的文章比比皆是。鉴于这一现实问题,今年高考对文体提出了明确的限定,引导作文教学回归根本。
/福建省教育厅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