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住机会,找回友谊
人们在渴望得到失去的友谊时,心中总有一点顾虑。他们往往会想:“我绝不向他示弱,除非他先跟我打招呼。”“我不能先去他那里,别人看了好像问题全出在我身上似的。”
你也许正有同样的想法。如果你真正了解你的朋友,就应该首先抛开顾虑,去创造缝合你的友谊的机缘。
在朋友生日的时候,打个祝福的电话,或送去一点他喜爱的礼物。
大街上,迎面走来了那个熟悉的身影,你站住脚,面带微笑地说一声:“嗨!你好吗?”不要担心他的冷淡。你的热情一定有所回报。
鲍伯因为艾格尼斯对他的女友的不礼貌而断绝了与他的往来,其实那天艾格尼斯并没有做什么,贪杯是真正的祸根。
鲍伯与好友分手后,深悔自己决定的轻率,总想有个机会和朋友谈一谈。也许是天赐机缘,一天晚上,鲍伯去参加酒会,艾格尼斯也应约前往,他们端着各自的酒杯,远远地望着,两个人都没有开口,鲍伯首先默默地向着艾格尼斯高高地举起酒杯,并向他点了点头,艾格尼斯也高高举起了杯,并顽皮地眨了眨眼睛,两个人的误会在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们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寒喧,她像根本就没有那段不愉快。当然,人们对主动与朋友尽释前嫌的顾虑并不是没有道理,一方面是自尊心在作怪,一方面也应该对朋友的不同反应作出准备。有一对好友,因为钱的事情闹得几乎成了仇人。一方有了钱后,此时已事隔10年,他打听到朋友的住所,亲自开车前往,准备登门拜访,以求恢复以往的友谊关系,可是旧友的反应令他十分难堪,好朋友拒绝了礼物,并尖酸刻薄地挖苦了他一顿,把他捧出了门,惹得街坊四邻纷纷从自己家门中探出头来。他心灰意冷地离开了老朋友的家。想到了分手的原因竟是钱,痛苦地摇摇头。
他的另一个朋友告诉他,他之所以遭到拒绝,是因为现在他们两个人之间经济上有了很太大的差异,而分手就是为了钱。那个朋友心理上不能接受。
生活中这种事并不多见。积极主动地向朋友问声好,道个歉,你们失去的友谊就可能重新找回来。
不要犹豫!不要吝惜!抓住机会,露出笑容,说一声;“嗨!老朋友你好。”
3.请人说和
如果你是不善于直接向受过你伤害的朋友说些什么,以缝合你们友谊的断裂。或者,你担心遭到拒绝,心怀不安,不敢向前迈出步子。你可以请朋友帮助你重新确立与朋友的友谊。
“第三者”的出现避免了你们之间的尴尬和不安。
充当“第三者”的人可以是你和朋友都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你或他的亲人或上司。总之只要你们都喜欢他,喜欢他的为人处事方法,当然委托给他如此重要的事情之前,你和“第三者”要认真、坦诚地谈一谈,不能有所顾虑。首先向他表明你希望恢复友谊的原则,由他协助你与朋友取得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显然最关键的还是你和朋友,你们要拿出诚心来。
另外,如果你不能找到合适的“第三者”来帮助你,你可以出面策划老朋友的聚会,由别人去邀请分手的朋友。在温馨的友谊气氛中,你们也许同时被感动,忘记过去的一切,重新开始。吕新与罗纬就是在一次老朋友的聚会中,重新开始了中断10年的友谊历程。
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里,吕新和罗纬打起背包融入了上山下乡的洪流。在偏僻的山村里两人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友。吕新性格外向,捷足先登与农家女五花成了一对恋人,罗纬不甘寂寞,嫉妒吕新与玉花的交往,于是偷偷写了一封揭发吕新作风问题的信寄给公社的文革组。很快吕新和玉花被拆开了,两人的友谊也从此中止了。罗纬因为揭发有功,被推选当上了生产组的组长,很快又因万表现好,成为了工农兵大学生,回城里读书去了。
事隔5年,吕新也回到了城里,罗纬已成了一名干部,有了自己的家。可是每每想起吕新,心中就隐隐有一些痛楚。他通过别的朋友得知吕新的状况不好,心情也很郁闷,就非常想帮助他,甚至想恢复他们的友谊,但是每每想到吕新那张因岁月磨难而无奈的脸,心中就害怕。
不知是谁提议,所有有过那段生活的人要举行聚会,日子就选在许多年前他们离开城市的那天。没有什么比这更有号召力,聚会那天,所有的人都到了,这其中也有日新和罗纬。直到晚上,人们久久不愿散去,有人提议找辆车去郊外开个黄火晚会,重温当年的情景。大家一齐来到效外,点起了火。人们坐在一起,唱完了跳,跳完了哭,罗纬再也不能控制自己,走到吕新的身旁,请求吕新原谅。虽然旁边的人大都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大家的目光、都在祈求日新能够接受罗纬的悔意。吕新在众人的注视下,握住了罗纬伸过来的手,之后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大声痛哭。晚会散了,别人在火堆旁睡了,两个好朋友一直谈了一夜,友谊在他们之间闪着动人的光亮。罗纬不安的心终于平静下来了。
在恢复友谊后,罗纬千方百计地弥补自己的过失,帮助吕新的儿子上学,为其调换了对口的工作,两人的关系比以前更加亲密。
友谊的存在对于朋友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破碎的友谊通过间接的修补也能如当初一样。
4.驱散心中的阴云
如果在友谊破裂的过程,你是受伤害的一方,你应该如何面对?“我知道应该怎么办,就是心理不能平衡,难道以前的一切就算了吗?不行……”
很多人像他一样,理智非常清醒,知道对方已愧疚、自责,但心中总有一块阴云笼罩,明知应该原谅对方,就是不肯原谅。有着这样的阴云笼罩着你的心,你们的友谊会消失得越来越快。实际上绝对的公平并不存在,如果你不能清除这种心理,你就不能以一种令人钦佩的高姿态结交伤害过你的朋友。
艾德森因为好友彼得在自己的公司电脑上做了手脚,使他损失了几十万美元,心中一直愤愤不平,尽管艾德森委托律师将彼得关进了牢房,但他总觉不够。
几年过去了,彼得早就被保释出来了,他觉得对不起艾德森,几次打电话向艾德森道歉,艾德森根本不听,一听是彼得的声音,不容分说立刻将电话挂断。
妻子知道后,多次劝他应该宽宏大量,何况彼得是个电脑专家,对他的生意极有帮助。艾德森经过深思,觉得妻子说得很有道理,可是每次拿起电话,心中就想起那几十万美元,又想起彼得曾像只老鼠似的偷盗过那些钱,使他的生意险些垮掉,于是又放下电话长叹一口气。
一个多月过去了,艾德森总是处于这种矛盾中,一会儿告诚自己应该原谅彼得.他是个电脑专家,曾经帮助过自己:一会儿又对自己说,难道你要原谅伤害过你的人?不,不行。
直到一位心理医生告诉他:“你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这种障碍不仅会妨碍你与彼得的关系,也会妨碍与他人的交往,必须积极地清除它。
艾德森在晚上,终于鼓起勇气,给彼得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明天可以到办公室见他。
第二天,他们谈得很顺利,艾德森还决定再次聘用彼得到公司工作,他对彼得说:“我相信你不会再辜负我。”
彼得走后,漂亮的女秘书走进来看着艾德森说:“您真让人羡慕,因为您有着海一样的心胸,在您身边工作,我非常愉快。”艾德森大吃一惊,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把心中的阴云驱散,赢来的不仅仅是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