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醉驾拘役时间为1至6个月,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同时,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将终生禁驾。(详见4月23日早报封二)
早报讯 (记者谢伟端 实习生苏凯芳)“这次处罚这么严厉,泉州是否会设缓冲期,让大家先适应一下呢?”近日,不少司机来电询问修改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情况。记者就读者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了泉州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泉州不会设缓冲期,5月1日起将正式执行新法,上街严查酒后驾车,同时严格队伍管理,杜绝人情执法。”昨日,相关负责人如此表态。
问:摩托车处罚有差别吗
答:机动车处罚标准一致
“5月1日前,我们将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法。5月1日后将宣传与执法并举。”相关负责人说。
据泉州市交警支队统计,去年泉州交警部门共查处酒后驾驶2226起,醉酒驾驶458起。2010年,全市共发生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134起,死亡44人,受伤170人。截至今年3月份,交警共查处819起酒后驾驶,200起醉酒驾驶。今年以来,小车司机醉驾的情况已经比较少,摩托车醉驾的情况反而增多了,占了70%。只要是机动车,不管是摩托车、小汽车,还是其他车型,处罚都是一样的。
问:如何杜绝说情
答:调岗执法+追究责任
新法执行后,醉驾者就要被拘役。如果当事人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其“铁饭碗”会被敲破,如果是党员还要被开除党籍;如果在普通单位上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新法如此严厉,可以预见,泉州一些醉驾者被抓后,将会托各种关系说情。
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将经常性采取交警互调辖区执法的模式,比如,南安、晋江的交警调到泉州市区,泉州市区的交警调到泉州其他县(市)。同时,将严格队伍管理,对违反规定不查处、不立案或者撤销案件、降格处理、违法采取强制措施、干扰执法办案工作等违法违纪行为,严肃追究有关民警和领导责任。
问:如何执行新法
答:醉驾拘役由县级交警执行
修正案显著提高了违法者的违法成本,也增加了强行冲卡、撞交警、逃跑、找人“顶包”等各种行为的可能性。省公安厅已出台了相关的细则,目前,泉州市交警部门正在抓紧培训交警,5月1日起,泉州交警将根据省公安厅的细则依法办事。同时交警在执法时,将注意甄别醉驾行为人,也将做好防护措施,防止被撞伤。
据介绍,对于醉驾的拘役及吊销驾照等处理主要由县级交警部门执行。查获涉嫌醉驾的,县级交警部门应当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经呼气酒精测试或者抽血检验鉴定,当事人血液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醉驾标准的,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连其他受案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立案侦查,并制作《立案决定书》。
侦查阶段,办案部门应当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对立案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传唤讯问的,办案部门应制作《呈请传唤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立即制作《传唤通知书》,执行传唤。对涉嫌醉驾的人可以采取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强制措施。对已立案侦查的醉驾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办案部门制作《呈请取保候审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侦查终结的案件,办案单位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呈请侦查终结报告书》,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侦查终结后,诉讼卷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起诉。
|